在移动办公与学习常态化的今天,智能终端设备已成为师生的重要工具,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同样不可忽视。
许多师生习惯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上存储大量敏感信息,却疏于基本的安全防护。例如,曾有教师因笔记本电脑未设置开机密码,丢失后导致课件和科研成果泄露;也有学生因手机未安装安全软件,连接公共网络时被植入恶意程序,造成个人信息被盗。因此,师生应为所有智能设备设置强密码或生物识别锁,避免设备丢失时数据被轻易获取。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至关重要。设备厂商会通过更新修复已知安全漏洞,延缓攻击者利用漏洞的时间。建议开启自动更新功能,或至少每月手动检查一次更新。同时,安装可靠的安全防护软件,并保持病毒库最新,可有效拦截大部分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使用设备时应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未经验证的第三方应用;关闭不必要的蓝牙、GPS等无线连接功能,减少被攻击的渠道。重要数据建议加密存储,即使设备丢失,他人也无法直接读取内容。
学校应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为师生提供正版安全软件和系统升级服务。此外,师生应了解设备远程定位和擦除功能的使用方法,一旦设备丢失,可及时锁定或清除敏感信息,将损失降到最低。设置设备锁屏密码、定期系统更新、安装安全软件、谨慎操作以及掌握远程管理技巧,能显著提升设备安全水平,构建师生数字生活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