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安全 > 正文

网络安全

防电信诈骗——绕开这些满满的套路

时间:2022-08-05 16:57    点击:[]    来源:

如今垃圾信息、诈骗电话横行。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遭到过类似的骚扰,有些人还不慎落入了圈套,损失惨重。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有数据显示,在所有的诈骗方式中,用手机拨打诈骗电话成功率最高,为0.28%,即骗子们平均拨打357个诈骗电话就能成功诈骗一次。还有报道称,近七成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被窃取过银行账户、密码和手机号等隐私信息;22%的用户表示收到过仿冒银行的短信;16.7%的用户收到过非法链接恶意广告推广。

如遇下面这些常见的诈骗“套路”大家就要警惕了,是否已走进了骗子的圈套。

套路一、中大奖了

  中奖骗局是电信诈骗中的“元老”了,可是每年出现都能“掠”走财物。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得事主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后,谎称事主中奖,奖品往往是汽车、电脑,或者手机号被抽取场外幸运大奖等,但是对方提出领取奖品需要缴纳所得税、支付运费等,要求被害人汇款。

提示:电信诈骗手法不断推陈出新,收到中奖、罚款等短信或电话,直接不予理睬,或者拨打110报警,不要掉进电信诈骗的坑里。

套路二、假冒约会对象,“回复”时强行扣费

  不法分子通过专门工具,从其他大型社交平台抓取用户照片和昵称,然后在同城交友类APP匹配生成虚拟用户。当受害人使用该款约会软件时,虚拟用户开展自动识别,以同城异性的身份发出热情招呼,当受害人选择“回复”时,软件强行对用户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扣费,购买包月或包年的私信或VIP服务。

提示:单身网民不要随意注册交友APP并绑定银行卡号,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吸金软件的扣费陷阱。

套路三、线上红包大热,抢红包须谨慎

  骗子利用朋友圈、微信群来散播一些链接,用免费领取金额不等的现金红包作诱饵,一旦点击这些链接,手机用户将会被要求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账户等信息,很可能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提示:下载手机APP,应到正规的,经过安全检测的应用商店进行下载。同时,开启手机上的安全软件,通过安全软件来检测APP安全性,识别恶意链接。

套路四、“二维码”暗藏木马

  诈骗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利用这些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将手机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提示: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

套路五:假公众账号

  如今一些冒充商家的公众号制作得很“真”,用具有官方口吻的宣传语、显眼的企业LOGO来迷惑网民,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帐号。骗子打着“赠送礼品”的幌子,首先是让你提交微信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完整个人信息,并且需要告知其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才能最终获得礼品,若事主将验证码发过去,用户微信钱包的钱就会被立即转走。

提示:看准V字认证,或者看看公众号的历史消息内容,就大概能分辨啦。

套路六:快递未取

  骗子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事主有未取的快递。随后,骗子会询问事主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以便进一步诈骗。甚至,骗子还会称快递里有毒品等违禁品,并转到“公检法”系统,最终,仍是要求事主打钱。

提示:快递如今成为骗子青睐的诱饵,接到此类电话,事主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咨询,或者拨打110报警。

套路七:扫码交罚款?

  在外地曾发生过一种案例,有人在车窗上看到“违法停车单”,单子底部附有一个二维码,如果车主扫二维码进入,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200元的转账界面。该手段比传统诈骗有较强的迷惑性,群众容易上当受骗,社会危害相当大。

提示:全国所有地区均未开通在罚单上扫描二维码直接缴纳违法罚款的服务,广大车主不要通过二维码支付任何“违法”费用。市民一旦发现带有二维码的所谓违法停车单,应该直接销毁,不要扫码。

套路八:银行卡被盗刷?别轻信

  如果你收到一条短信,称你的银行卡被盗刷了,千万别轻信。近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在盗取银行客户网银密码后,以此类短信为诱饵,利用部分银行卡同时拥有储蓄账户和理财账户的特点,一步步套取持卡人短信验证码,最终盗走银行卡内的资金。

提示:这种诈骗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不过,在整个行骗过程中,骗子如果拿不到短信验证码,只能将资金从受害人银行卡的储蓄账户转移到理财账户,钱实际上仍在受害人银行卡里。

转自成都行无疆科技

上一条:常见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小知识

下一条:你用得到的10个网络安全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