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社会英才的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孵化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努力当好“领头羊”。
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他们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新事物的接受者,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强烈的生态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引领全体社会成员从自然生态的立场出发,用和谐的自然观指导生产活动,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受历史传统、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影响,以往,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注意生态效益,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进行物质文明建设,虽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森林覆盖面积所占比例不大,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日益加快,水体污染、大气污染严重,海洋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不可再生资源锐减,工业废物排量剧增,有害物质入侵,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等。只有让高校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生态现状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激发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活动中。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进步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整体价值和人类价值同等重要,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创造、占有和使用上,更体现在自觉维护自然整体的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上。人类生命的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存在于与自然整体进化的关系之中,即把人类自身的有限发展融合于自然的无限进化过程中,把人的自身价值和自然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的突出标志。长期以来,由于受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人们以人作为价值的尺度,认为人向自然索取的物质财富与人的生存价值、意义成正比,致使人与自然对立。人们把自然置于被改造、被征服的地位,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冲突,演化出人类对自然的大肆开发与掠夺,换来的却是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与报复。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不仅仅是相对人而言的,既要承认人的尺度,同时也要遵循物的内在规律,只有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平等观教育
从人类发展的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人类依赖自然并臣服于自然,“尊天父,敬地母”,这种初始的文明是自然中心主义的文明。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向自然显示其主观能动性,既尊重自然又利用自然,是自然中心主义文明向人类中心主义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利用科学知识肆意开发自然、掠夺自然,形成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无可否认,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这足以造成人类文明的衰落。面对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森林锐减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平等观教育,使他们深刻理解平等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更体现在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上,从而形成普世的平等观,自觉地去尊重自然、维护自然,促进生态的良性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也是一种文明、一种道德,人类不仅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生态道德要求用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望,用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掠夺自然的行为,用人类对自然的自觉调节取代自然的自发调节,用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来偿还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生态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尊重生命就是不应该无故猎杀野生动物和破坏其生存环境,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不应该无视生态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就是要自觉地遏制物种的递减,努力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唤起他们关爱生命、善待生物的良知,并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动。(作者叶通贤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叶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