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办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营养

时间:2011-04-27 23:59    点击:[]    来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性与文化性的分离、教化与文化的分离,多有存在。这表现在,有意无意地否定或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抽象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泛化或窄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内涵,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化”或“价值中立化”、“价值无涉化”。这种分离同时也表现在,片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单一化和教育形式的呆板化。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具有的文化含量的丰富性与不断提升性有意无意地被我们忽略。

事实上,文化性的缺失,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多种表现。如,将对人的文化素质的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割裂开来;将育人的职责,从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卸将下来;将具有丰富育人力量的文化资源,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排除出去。

离开了文化的沃土,我们又怎样去滋育无限的生机呢?

面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进一步增强,关注、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话题。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在人类教育史上,德育、智育等的分化与细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入细致地探寻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成效的思维方式与实践形式,但并未也不可能改变人的素质整体性提升的规律与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存在方式。智能无法仅通过智育而得以开发与提升,德性同样无法仅通过德育而得以开发与提升。中国古代思想家“自明诚”、“自诚明”、“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等丰富思想,所深刻说明的无疑也是德、智之间的这种内在交融性与共生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也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看到其政治价值实现与文化价值实现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临时性要求,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性与规律的深刻把握。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要求我们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循文化教育的规律,注重不断拓展文化资源、充实文化内涵。我们经常讲,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那么,对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的文化成果的学习,自然应该是我们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前提或重要路径。此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对于本民族文化无情、无知的人,无法担负起接续并光大民族精神的神圣职责,也无法形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素质。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文化创造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蕴含民族精神的文化富矿。 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营造文化育德的积极氛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弘扬优秀文化、抵制消极与腐朽落后文化的氛围、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形成文化艺术领域与思想理论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巨大合力。文化艺术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而对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巨大,历来被视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为我们在推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更加宏阔的视野和科学的指导。(作者沈壮海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条:试探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

下一条:汉文系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加应聘